你当前所在位置:
文章内容 / Article Content

湖南师大附中高中新课程艺术学科实施办法

发布:杨爱霞 来源:艺术教研组 日期:2016-05-17 人气:

湖南师大附中高中新课程艺术学科实施办法
 湖南师大附中高中新课程学科实施办法——
美术课程说明与开课方案
 
【课程概况】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其内容结构由五个模块构成,分别是:《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根据我校现有条件,将开设其中的四个模块:《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其中《美术鉴赏》为必修模块,其余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课程目标】
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观察、想象、直觉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1. 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代媒体创造性地进行表现、设计或制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
2. 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美术某一门类的特征和发展,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 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社会、自然的联系;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4. 学会运用美术展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通过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内容简介】
《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1.学习内容
本内容系列包括鉴赏基础和鉴赏内容两部分。
  内容建议 学习活动建议
鉴赏
基础
·美术语言及鉴赏方法
·从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认识美术的价值和作用
·鉴赏中外优秀的传统美术作品、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近现代美术作品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美术作品。
·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
·用美术术语描述以及通过造型、表演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途径收集与美术相关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并运用于鉴赏学习活动。
·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调查、考察美术现象,并写出考察报告。
鉴赏内容 ·中国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
·外国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
2.成就标准
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学生能够:
(1) 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2) 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3) 运用多种方法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
(4) 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
(5) 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6) 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绘画·雕塑》
(说明:根据我校现有条件,暂只能开设“绘画”)                                  
绘画、雕塑是以一定的材料和工具,运用造型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美术创造的活动。
“绘画·雕塑”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造型·表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与拓展。绘画、雕塑活动能帮助学生认识造型活动的基本规律和过程,提高表现生活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1. 学习内容
本内容系列包括两个模块:绘画和雕塑。 
模块 学习活动建议
绘画 ·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绘画、雕塑作品,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感受和认识形体的明暗、虚实和色彩的冷暖以及空间等现象,通过绘画活动,学习和运用比例、构图、明暗、透视和色彩等知识。
·使用多种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选择具象或抽象的绘画语言和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
·选择学习中国画、素描、水粉画、水彩画、油画、版画及卡通等绘画类别中的某种基本技法、表现形式,并进行创作实践。
·运用金属、草木、织物、废弃物等自然物、人造物进行综合材料的创作实践。
·认识雕塑语言、类型和制作方法,选用泥、石膏和木等材料进行创作实践。
·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
雕塑
 
     2. 成就标准
通过“绘画·雕塑”的学习,学生能够:
(1) 积极参与绘画或雕塑造型活动。
(2) 恰当地使用绘画或雕塑的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
(3) 灵活地运用材料,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或雕塑语言和相关技法,创作一件以上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 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进行评价。
(5)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处理一个绘画或雕塑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
《设计·工艺》
(说明:根据我校现有条件,暂只能分别开设“设计”或“工艺”)
设计,指在正式制造某种物品前,根据一定的功能和审美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或模型的活动。工艺,指创造人工制品的手工技艺活动。
“设计·工艺”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设计、工艺活动能帮助学生广泛地接触材料,认识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提高策划、设计、绘图、制作能力和形成创造意识。
1. 学习内容
本内容系列包括两个模块:设计和工艺。
模块 学习活动建议
设计 ·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设计、工艺作品,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设计基础、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中选修一种或数种内容。
·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印染、编织、刺绣、陶艺、装饰画等门类以及竹木、石、贝壳、金属、塑料和各种废旧物品等材质的工艺制作中选修一种或数种内容。
·学习根据实用功能和审美要求进行有创意的构思和设计的方法,感受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和美感特性,了解各种工具的功能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并进行设计或工艺创作实践。
·学习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基本操作方法,初步认识计算机三维立体设计的基本过程。
·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参与综合性设计项目的活动。
·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
工艺
 
 2. 成就标准
通过“设计·工艺”的学习,学生能够:
(1) 积极参与设计或工艺活动。
(2)  恰当地使用设计或工艺的术语,从功能和审美的角度,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
(3) 了解设计基础和主要设计类别的常识及基本技法,建立初步的设计意识。
(4) 灵活选用身边的材料,运用各种工具和加工方法,根据功能和审美的要求,有创意地完成一件以上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
(5) 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进行评价。
(6) 在设计与制作活动过程中表现出耐心、专注和计划性。
(7)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处理一个设计或工艺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
《书法·篆刻》
(说明:根据我校现有条件,暂只能开设“书法”)
书法、篆刻是用中国特有的传统工具和方法,塑造汉字的艺术形象、抒发情感的活动。
“书法·篆刻”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书法、篆刻活动能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1. 学习内容
本内容系列包括两个模块:书法和篆刻。 
模块 学习活动建议
书法 ·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的书法、篆刻作品,学习和了解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通过观摩、分析和临摹等方法,了解传统的笔法、章法、篆法、刻法等技法及表现形式,并进行实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
·使用不同的毛笔、刻刀等工具以及宣纸、刻石等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
·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书法、篆刻作品。
篆刻
 
 2. 成就标准
通过“书法·篆刻”的学习,学生能够:
(1) 积极参与书法或篆刻活动。
(2) 恰当地使用书法或篆刻的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古今两件以上的书法作品或篆刻作品。
(3) 识别三种以上的书体,例如楷书(颜体、柳体、欧体等)、行书、隶书等,或篆刻的风格特征,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4) 初步掌握一种书体的书写规范或篆刻的一般技法,创作两件以上的书法或篆刻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
(5) 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书法作品或篆刻作品进行评价。
(6) 在研究性学习之中,学会处理一个书法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
 
【选课要求】
    1. 全体学生必须在美术学科修得3个学分。其中必修模块修完36学时,获得2个学分,选修模块修完18学时,获得1个学分。
2. 全体学生在修完必修模块之后,必须在选修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学习,以达到修满3个学分的毕业要求。
 
【开课计划】
课程模块 课程代码 学分 开课时间 开课对象
必修 美术鉴赏 MBXMS 2 第一、二学段 全体高一学生
选修 绘画 MXXMS 1 第三或第四学段 全体高二学生
设计 MXXMS 1
工艺 MXXMS 1
书法 MXXMS 1
 
【学分评定办法】及【课程评价方式】
    1. 必修模块:每学段模块结业考试采用卷面考查或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第一学段以卷面考查方式进行,第二学段以综合评价方式进行。及格将获得1个学分,两个学段共获得2个学分。
    2. 选修模块以学习过程与结业作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查。合格者获得1个学分。
                      撰写人:杨桦 
 
湖南师大附中高中新课程学科实施办法——
                音乐课程说明与开课方案
【课程概况】
高中音乐课程属于“人文”学习领域下的一个学科,由1个必修模块和5个选修模块组成。必修模块:《音乐鉴赏》,选修模块:《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等。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开设了《歌唱》、《音乐与舞蹈》模块。此外,我校自主开发了《葫芦丝》校本选修模块。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性质的定位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具体课程目标,内含在以下三个维度的表述中。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思考并规划人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②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③通过对我国优秀音乐作品的审美体验,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传统及优秀的音乐作品,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使学生初步既具有国际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体验。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要启发学生在对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的积极体验中,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爱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②比较。通过比较音乐的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初步能力。
③探究。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与创造活动,倡导开放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④合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以音乐为媒介,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3、知识与技能
①欣赏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体裁和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学习音乐的表现手段,了解音乐的历史与发展,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
②通过对歌唱、演奏、音乐与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参与教学中的表演及创作活动,培养与其相关的表演、创作能力。
【内容简介】
必修模块《音乐鉴赏》。
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常见音乐体裁及表演形式,以及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欣赏中外作曲家的优秀音乐作品,感受体验其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和时代风格;认识、了解不同音乐流派及其重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作品、贡献等;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和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了解中西方音乐发展的主要线索和成就,以及不同发展时期的简要历史;认识了解中外通俗音乐的发展简况,并能对其做出评价;能够联系姊妹艺术或其它相关学科,对所聆听的音乐作品的音乐风格、文化特征作比较,并进行综合评论;学习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对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有基本的认识。
选修模块《歌唱》。
欣赏优秀的声乐作品,感受人声丰富的表现力和美感;学习歌唱的基本方法和演唱技巧;学唱3-4首合唱作品,通过合唱训练,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歌唱的表演技巧,学习各种不同演唱形式的表演方法;学习演唱的一般肢体语言表达方式。
选修模块《葫芦丝》。
介绍葫芦丝的历史、乐器构造、种类;学习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方法;借助简谱视奏3-4首作品,并能脱谱演奏;学习齐奏、重奏、合奏等多种演奏形式;排练3-4首合奏作品。
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
学习3—4个不同风格(古典舞、藏族舞、蒙古族舞、维族舞)的舞蹈作品组合;学习对指定舞蹈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动作创编;学习舞蹈队形的设计,并综合进行创编;学习将舞蹈作品改编成集体舞,并进行展示。
【选课要求】
1、全体学生必须在音乐学科修得3个学分。其中必修模块修完36学时,获得2个学分, 选修模块修完18学时,获得1个学分。
2、全体学生在修完必修模块之后,必须在选修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学习,以达到修满3个学分的毕业要求。
【开课计划】
课程模块 课程代码 学分 开课时间 开课对象
必修 音乐鉴赏 MBXYY 2 第一、二学段 全体高一学生
选修 歌唱 MXXYY 1 第三或第四学段 全体高二学生
葫芦丝 MXBYY 1
音乐与舞蹈 MBXYY 1
【学分评定办法】及【课程评价方式】
1、必修模块:每学段模块结业考试采用卷面考查的方式进行,修满18学时,由学校组织命题进行卷面考查,及格将获得1个学分,共两次卷面考查。修满36学时,两次卷面考查及格即获得2个学分。
2、选修模块:修满18学时,参加班级、学校、社区组织的表演活动或在学校组织的演出中表演一个以上的节目或模块结业汇报演出等形式作为考查方式。可采用交演出照片、节目单、获奖证书、录象光盘等方式进行认定,获得1个学分。
【课程教学建议】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渗透在不同的模块中。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并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想象、音乐创作、音乐评价等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应坚持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充分聆听及参与艺术表演实践,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兴趣,深入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教师要精心创设艺术化的教学氛围,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学生共同探索音乐美的内涵;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并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歌声、琴声、语言、动作,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在确保高质量地开好开足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的基础上,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以保证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获得普遍的关怀和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富有乐趣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对于音乐、舞蹈特长生教师要给予相应的指导,提供进一步发展才能的机会,鼓励他们在集体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
3、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方式,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教师要爱护和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交流互动的师生关系。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电脑和网络使音乐的传播和复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极大地丰富了音乐资源,对音乐教育的方法和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电脑和网络资源,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音像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
 
 
                                                                                                                                                                                                                                                                                                                                                               撰写人: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