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带罐辣椒出征布拉格 浏阳伢子荣获国际化学奥赛金牌

发布:校办公室 来源:校办公室 日期:2018-08-01 人气: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31日 09:15 作者:谭理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秦俊龙(右二)与校长谢永红(右三)及师长合影。

  本网讯 (记者 谭理 通讯员 屈雪辉 苏晓玲)两岁通过VCD碟片教学,自学汉字600多个;从没有参加过课外培训,小学三年级捧回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亚洲精英赛(中国区)金奖;初三参加长沙市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斩获桂冠;高中进入学校化学竞赛队,先后取得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决赛一等奖,入选化学奥赛国家队。7月28日,上述荣誉的主人公——湖南师大附中1501班学生秦俊龙续写传奇,荣获第50届国际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今天早上6点多才从国外回到北京,虽然旅途很赶,但能回到故乡,回到母校,心里真的很激动。”7月30日下午,在湖南师大附中校史馆内,记者见到了载誉归来的秦俊龙。一身蓝白校服,一幅黑框眼镜,略显清秀的脸上常带着三分笑意,健康小麦肤色更是将青春活力彰显无疑。

      出国前,因担心秦俊龙不适应国外饮食,家人特意往包里塞了一罐辣椒酱,回国后,包里多了一枚沉甸甸的金牌。交流伊始,秦俊龙首先表达了自己对父母亲人、教练师长的深深谢意,“感谢他们的朝夕陪伴和一路支持,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绩。”

  一年级进入“寄宿模式” 自主学习展理科天赋

  像大多数“学霸”一样,秦俊龙在很小的时候便展露出了自己非凡的学习天分。

秦俊龙与父母、教练蔡忠华(右二)在攀登杯下。

  秦俊龙的父亲秦志斌曾是一名军人,常年驻守在外,母亲贺卫华在媒体工作,同样十分忙碌,幼年时期的秦俊龙多由家中老人照顾。为了给孩子开展早期教育,在秦俊龙两岁时,贺卫华买回了一台VCD,还买了一些益智启蒙的碟片。彼时走路还有几分踉跄的小俊龙对这一“新鲜玩具”十分感兴趣,每当屏幕上的卡通人物书写文字或朗读拼音时,小俊龙总是看得眼睛都不眨,还时常跟着比划发声。

  一开始,家人认为这不过是孩子的“新鲜劲儿”,没什么特别的,但很快,贺卫华发现通过自学,儿子不仅已经掌握了600多个汉字的读写,还能将英文字母表倒背如流。消息传出后,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前来观看“小神童”的街坊邻居络绎不绝,还有电视台专程邀请小俊龙和家人上节目展示。

  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秦俊龙便开始了寄宿生活。虽然才6岁,但秦俊龙却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不仅在衣食住行上能做到生活自理,学习上更是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每天都能在老师指导下自主阅读,高质量的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秦俊龙的理科天赋得到了充分发挥。在没有参加任何课外补习或专项培训的前提下,他在三年级和五年级时,分别收获了两项国际赛事荣誉——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亚洲精英赛(中国区)金奖和银奖。

  兴趣使然“迷恋”化学 立下目标“赶超前辈”

  “俊龙从小就特别喜欢那些既需要动脑又可以动手的学科,这可能也是他后来与化学结缘的原因所在。”贺卫华回忆,儿子上初二那会还没有化学课,因为兴趣使然,他就自己去找了本初三的化学教材,然后买来酒精炉和其他实验设备,假期里一个人趴在地板上做实验。

  “从第一次接触化学起,他就被这个‘神奇而美丽’的学科深深吸引了。”儿子初二这年,父亲秦志斌转业回到家乡,也因此见证了儿子对于化学的“痴迷”。除了回到家中拼命地做各类习题,学校老师还多次向秦志斌夫妇提及,秦俊龙常常在中午就餐后,一个人在教室里背书学习,“那劲头就像打了鸡血一样。”

  过人的天赋加上不懈的努力,秦俊龙很快在学习上收获了回报。初三中考时,他以6A加理综千分之一的优异成绩被湖南师大附中理实班录取。

  初三那年的暑假,秦俊龙参加了师大附中举行的新生夏令营,也正是在活动中,他第一次见到了此后三年朝夕相处的恩师——师大附中化学竞赛教练蔡忠华。

  “当时在夏令营里,学生们都参加了数理化学科竞赛的入门级测验,俊龙理科各科成绩都很拔尖,但在测验中,化学成绩相比物理成绩却低了不少,差点就被‘拐’去物理竞赛队了。”回想起与得意弟子初遇时的趣事,蔡忠华难掩脸上的笑容。而在当时,让秦俊龙坚定化学信念的恰恰是蔡忠华另一位高徒。

蔡忠华、秦俊龙、孙嘉玮(右一)师徒三人。

  孙嘉玮,师大附中学生,全国化学竞赛二等奖,2015届高考全省理科第一名。在那届夏令营中,孙嘉玮以学长的身份受邀为新生介绍学习经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妈妈的帮助下,秦俊龙与蔡忠华、孙嘉玮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更在心中立下了向学长看齐的誓言。

  因为热爱所以快乐 期盼未来走得更远

  在家人看来,进入高中化学竞赛队的秦俊龙是辛苦的。除了在校期间需要学习许多竞赛知识,更是从来没有一个完整的周末、假期,好不容易回家了,每天的学习时间也在10个小时以上。有一次,秦志斌与贺卫华在家做了晚饭送去犒劳儿子,夫妻俩6点半就到了学校,结果秦俊龙刚好在做一个很重要的实验,没法中途离开,直到夜里10点多,实验完成了才吃上晚饭。

  在教练看来,投身化学竞赛学习的秦俊龙是专注的。每个月,蔡忠华都会制定一份学习大纲,明确需要掌握知识的范围,然后,再由队员根据自身实际划定所学知识的深度,并每天向教练汇报学习进度。而在蔡忠华的记忆中,无论学习上遇到了多大的困难,秦俊龙都会按时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从不拖延。受客观条件影响,化学实验结果往往很难与书本上的数据完全一致,但秦俊龙每次都会从细节出发,力求将实验做到极致高效、尽善尽美。

  在秦俊龙看来,徜徉在所热爱的化学世界里,自己是快乐的。正是因为这份热爱,他的学习格外主动。

  实验是化学竞赛中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生们长年累月的操作练习,学校实验里的部分器材磨损较大,容易影响到高精密度实验的数据结果。为此,秦俊龙购置烧瓶、冷凝管、层析柱等实验设备,在家中搭建“专属实验室”,用于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

  化学竞赛是一项国际性的赛事,许多前沿知识、竞赛习题来自国外,为此,秦俊龙去网上淘国外各种化学书刊,学习制图软件。当一套全英文的赛题出现,他和队友总能在最短时间里将其绘制图表、翻译完善,其水准甚至达到出版要求。

大年三十晚上的秦俊龙(右一)。

  要想在化学竞赛上取得好成绩,离不开巧学,更须勤练。每年春节前后是秦俊龙最“漫长”的假期,大约会有10天时间放松休息,与亲人共度佳节。可即便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回到了浏阳老家的秦俊龙依然没有放下心爱的化学,房间里,他和哥哥共桌而坐,一人打着游戏,一人做着习题。

  眼下,秦俊龙已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秦俊龙早已有了新的目标,“我依然热爱化学,希望能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在化学道路走得更远。”

  奥赛并非“敲门砖” 兴趣方能成就终身学习

  “于学校而言,我们的育人目标始终是帮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得到个性发展,从而实现终身发展。”得知秦俊龙的自我期许后,师大附中校长谢永红倍感欣慰。

  在谢永红看来,当前确实存在“奥赛过热”的现象,许多的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通过参与各学科奥赛让孩子走出一条名校捷径。但究竟什么样的学生才适合走奥赛一途?家长又该如何去引导支持?从秦俊龙及其室友的身上或许能找到答案。

山地骑行中的秦俊龙。

  “除了是国际化学奥赛金牌得主,他还是同学们眼中的乒乓达人、游泳高手。”同为浏阳老乡,师大附中高三年级组长袁建光对秦俊龙十分熟悉。记者了解到,秦俊龙不仅从小学习钢琴,读书期间“痴迷”漫画,就他的连“减压方式”也与众不同——骑着自己组装的山地自行车,从山脚沿着一条不知名的小路直冲岳麓山顶。即便是在奥赛学习最为紧张的时刻,秦俊龙依然保有自己的诸多爱好,并将其作为是放松心情、调整精神状态的最佳方式。

  专业突出、兴趣广泛,同样的评价还适用于秦俊龙的室友。为了更好地开展竞赛学习,在高一调整学生寝室时,学校化学竞赛队的6位小伙伴选择同居一室。作为室友加队友,秦俊龙、旷文宇、伍鸿天、马之远、刘翼维和刘立昊不仅同样热爱化学,在学习上互帮互助,运动场上更是各有各的绝活,驰骋于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各处赛场。

  “多所国内知名高校负责人曾向我表达过同一个观点,即在自主招生、奥赛选拔、高考升学三种途径中,奥赛选拔出的学生最具学习能力与研究能力,而这恰恰是因为这些孩子对于所学专业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兴趣与爱好。”谢永红建议广大家长,培养孩子重在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打造其个性特长,无论是五大学科竞赛,还是艺术体育方向,当学生有了兴趣的引领,就能爆发出无穷的潜力和终身学习的动力。

  新闻链接:湖南师大附中国际奥赛奖牌总数全国第一

 

 

  全国中学生五大学科竞赛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平台,为学有兴趣、学有余力、学有特长、综合素质全面的中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湖南师大附中历来重视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自1991年以来,湖南师大附中学生参加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共获得国际金牌30枚、国际银牌10枚、亚洲奥林匹克竞赛金牌11枚,国际奖牌总数稳居全国第一,成为现代教育实验学校一张靓丽的名片,被誉为“金牌摇篮”。


原文链接:http://news.hnjy.com.cn/tpgd/176935.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