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C版发文推介我校心育工作

发布:管理员 来源:科研与教师发展处 日期:2020-06-01 人气:
       5月25日是心理健康日,《湖南教育》C版总第1085期特推出系列文章,回望了湖南省心育工作30年历程,推介湖南心育典型。
       卷首语推出的是我校党委书记黄月初《一切为了孩子的心理成长》一文。文章回顾了自1990年5月湖南省心理测试评估与教学实验研讨会召开以来湖南心育30年历程,总结湖南心育人向善求真、以心育心、人文关怀、不断进取、越陈励新等鲜明特色,并用“力量、专业、积极、共振、成长”等关键词激励广大心理教育工作者直面新时代新使命,阔步迈向未来。
       本期重点推出了由记者吴秀娟、刘秋泉、唐炜逸联合采写的《走进这片“神奇天地”——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扫描》的长篇报道。该文全面回顾了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30年历程,阐析了心育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大意义,其中用了相当大篇幅介绍了湖南师大附中的先进事迹、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
       湖南师大附中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就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为湖南省第一所心理健康教育进课表的普通高中。学校设置了心理教研组,强化了心育课程化建设;成立了沁园心理发展中心等“四中心”,全面开展学生成长指导工作;组建了一支超过100人的心理辅导师和生涯规划导师队伍,并实现了“持证上岗”主动服务;成立了“在途中心理社”,常态化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020年抗疫期间,附中心育人更是积极作为,做到了“线上学习,心育先行”,心理教研组被评定为学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一切为了孩子的心理成长

 

把时光倒回1990年5月,湖南省心理测试评估与教学实验设计研讨会在风景如画的湖南师范大学召开。一群中小学心理教育人开启了优化学生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航程,至今已行走了30个春秋。

 

从蹒跚学步的婴儿,成长为激荡理想的青年。一路艰辛,一路凯歌……

 

把深藏在大学学术殿堂的心理学请到中小学课堂之中,让心理教育为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生动的发展保驾护航。通过心理课程的学习、心理训练的开展、心理辅导的跟进、心理咨询的服务,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心理的唤醒启蒙,促进心理的良性发育,达成学生的心理成长,从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发掘学生的心理潜能,营造湖南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生态。一干就是30年,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被湖南心理教育的绿水青山滋养,得以自由生长,得以快乐成长,得以幸福进步。

 

湖南的中小学心理教育何以根深叶茂、持久绽放?这当然得益于中小学心理教育人的有力支撑。他们凭着心理人的精神传奇,创绘了心理教育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向善求真是他们的标配。心理教师的心灵是向上的,是传播温暖正能的,是崇尚且追求幸福的,心理教师真诚无畏,探寻真谛,悦纳真实的自我,成长为真正的自己;

 

以心育心是他们的情怀。不管是专业的共情,还是对事业投入的激情,都在用一颗滚烫的心去唤醒、滋润另一颗心灵,以心换心,以心育心;

 

人文关怀是他们的行动。从人性分析入手,到人文关怀实施,人际交往沟通,直抵人的成长彼岸,浓浓的人文情怀弥漫在校园里、深入师生骨髓中;

 

不断进取是他们的姿态。个人自学、集体备课、研修培训、课题研究、辅导咨询,处处可见心理人前行的脚步,他们用自己不断进取的态度和行动,引领着学生不断进步;

 

越陈励新是他们的品格。心理是聚焦于人的工作,而人是各不相同且不断变化的,基于此,心理教师创新自己开发的课程,优化自己策划的活动,开辟心育工作新的途径,推出心育工作新的方法,一切都在维新,一切都是为了更新的到来。

 

今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转型的不断迭代、疫情的突然来袭、应试教育的顽固、创新培育的艰难,心理教育任重道远,丝毫不能懈怠。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心理教育如何阔步迈向未来?我想到了这些关键词——

 

力量。行政刚性推行,学术柔性助力,两股力量强强整合,引领中小学心理教育有序、高起点启航;

 

专业。专业的人士、专业的课程、专业的标准,支撑中小学心理教育规范、高质量发展;

 

积极。积极心理、积极心态、积极品质培养,引领中小学心理教育朝着积极、高品质方向迈进;

 

共振。学校内部、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同频共振,组成学生心理发展共同体,保障中小学心理教育协调、高效率运行;

 

成长。教师心理更加成熟、学生发展更加成功、学校创造更多成就,推动心理教育持续、高标准成长。

 

一切为了孩子的心理成长,为了一切孩子的心理成长。呼唤心灵的中小学心理教育,定会迎来更加阳光灿烂的明天!

 

本刊特约评论员 黄月初(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与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

原文刊发于《湖南教育》2020年5月C版
 

 

走进这片“神奇天地”

——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扫描

 

“每周,我把两个半天看得最重要,周二的心理教师集体备课和周三给学生上的心理教育课。”4月21日,记者走进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理发展中心,现场观摩附中教育集团高中心理教师集体备课,学校党委书记黄月初表示。

 

黄月初是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与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谈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事关国家强盛,事关民族未来。近年因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校园极端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巨大担忧。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深入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颗心,一个世界;一颗心,一份力量。让我们走进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片“神奇天地”。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教育部做出了延期开学和“停课不停学”的决定。这时的孩子们,难免会出现一些焦虑恐慌的情绪。作为心理教育人,该如何守护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始终心向阳光?

 

这个问题,盘旋在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专职心理教师何园竹的心中。在一番思考和准备后,何园竹进行了中学生寒假心理状况的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48.95%的学生认为自己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9.79%的学生则只存在一些小的担忧。“虽不排除少数学生家庭中有去往抗疫一线的亲人,他们因担心亲人感染病毒而心生焦虑,但对于大多数学生,心理状况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有了调查,何园竹就有了更多的发言权。

 

“对于‘沉默的大多数’,心理教师更多要做的,是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疫情,在谣言满天飞的环境下提高信息甄别能力,让他们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正因如此,何园竹在录制网络微课时,选择通过“云见面”的方式,与学生聊聊“信息素养”这件事。

 

何园竹只是许许多多站在屏幕之后的学生心灵健康守护者中的一员。

 

事实上,湖南心理教育人一直在主动作为。

 

早在疫情暴发之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育与生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彭玮婧便通过网络,发出了一份给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小贴士”,呼吁用专业的态度、理性的精神应对疫情,将内心的紧张情绪转化为行动的力量,师生共筑临危不惧的心理防线。

 

我们欣喜地看到,自“停课不停学”以来,广大心理教师在时间紧、任务重、场地受限的情况下,义务加入视频微课的录制行列——《自控,成为更好的自己》《世界和我爱着你——疫情危机下的心理支持》《和情绪做朋友》《时间管理》《宅家指南》……没有录播教室,就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布置成网络直播间;没有网络教学经验,就先做学生,再当老师,化身“网络主播”玩转课堂。

 

“疫情阻隔了开学的脚步,却阻隔不了师生间依旧连着的那颗心。老师们想以这样的方式告诉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需要,我就在你的身边。”彭玮婧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常规微课录制之外,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与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应时而动,面向全省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者发起“同心抗疫”团体心理辅导与心理主题班会方案征集活动。全省心理教育工作者迅速响应,共收到教师来稿167份。经专家组织评审,评出一等奖24名,二等奖122名,其中一等奖作品在全省推介分享。

 

“常言道,上医治未病。不论是疫情发生之初的心理焦虑,还是开学后的心理调适,对于心理教育工作者来说,课程资源的建设至关重要。”谈及活动的缘起,彭玮婧表示,此次“同心抗疫”团体心理辅导与心理主题班会方案征集,一方面是鼓励大家以疫情为课题,有所思,有所为,丰富心育课程资源;另一方面是急人之所急,为疫情之下的心理调适提供些许借鉴与思考,推动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如果说视频微课的录制与心理案例的征集,是面向全省的“统一行动”,那么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云教研”,则是疫情之下的地域实践。

 

“亲爱的老师们,今天我们以这样的方式隔着屏幕相见……”3月30日,株洲市心理健康教育“云教研”活动正式开播,主题是《疫情下心理教师的积极作与为》。

 

与以往线下教研不同的是,收看这次教研直播的不仅仅是心理教师,许多学校出现全员参与的盛况,直播在线最高峰时,收看人数达6.47万人次。

 

株洲市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文利辉告诉记者,其实,在这次“云教研”开播之前,一些学校的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围绕疫情期间师生的情绪疏导、心理护航等,进行了自己的探索。但一些困惑也渐渐浮出水面——疫情之下,心理教师到底可以做些什么,又该怎么做?

 

看着心理教育微信群、QQ群里老师们的“求援”,文利辉索性将因疫情延期的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年度工作会改成了“云教研”活动,以期给老师更多“方法论”上的指导。针对疫情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策略,她不忘为大家“支招”:安排一期心理宣传、守好一间心理辅导室、组建一支学生队伍、开展一次心理班会、关注一批重点学生、制定一套危机干预制度、组织一次教师辅导,从而为迷茫中的心育人点亮一盏前行的灯。

 

“当学生熟悉的在校学习氛围按下‘暂停键’,当师生实时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退居幕后,当同伴间的交流互助渐行渐远,学生如何科学掌握居家学习的方法,让学习成为一件高效而快乐的事?”长沙市第一中学校长助理彭健坦言,居家学习的自我管理智慧,是摆在心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某种意义上,疫情成为了每个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检测剂”。自律意识强者,趁着假期查漏补缺,一路“升级打怪”,实现学业成绩的“弯道超车”。长沙市第一中学心理中心教师胡艳、王警可精心为学生录制了《疫情期间,如何进行居家学习的自我管理》的专题讲座。学校还将“仪式感教育”融入居家学习过程之中,营造“我在现场”的学习氛围。晨读打卡、午自习视频打卡,成为每个学生的“规定动作”。直播课上,要求学生身着校服,如同在校时一般。在彭健看来,这点点滴滴虽看似繁杂、琐碎,却在无形之中强化着学生的自律意识,赋予其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量。

 

疫情还从某种意义上影响着家庭的亲子关系。

 

“为什么我的孩子突然变得情绪暴躁、喜怒无常?为什么他总是关上房门不跟我们沟通?为什么以前乖巧懂事的孩子一下子就变了?”岳阳县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郭玉良在疫情期间时常接到家长的热线求助电话。

 

面对家长抛来的这“十万个为什么”,郭玉良深感家庭教育责任之重大,而她要做的,就是尽己所能成为家长们的“智慧锦囊”。郭玉良以家长讲堂的方式,推出系列网课《亲子“疫情假期综合症”的心理调适》,向困惑之中的家长“传经送宝”——寒假期间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论手机的家庭管理方法、和谐亲子关系的重建……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一场‘抗疫大考’,您的孩子也面临着更多的人生考验。越是艰难的时刻,就越需要来自家庭的支持力量。”郭玉良在给家长的一封信中写道。

 

复学复课后的“开学第一课”上,校长们给学生寄语殷切——“把磨难当成自我成长的机遇,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去承担未来的责任。”长沙市长郡中学校长李素洁的这句话,也表达了心理教育人的心声。

 

这些,只是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缩影,却生动呈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实践。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站在2020年之上,我们深情回望30年前。

 

1990年,也是5月。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湖南师范大学召开,这就是湖南省心理测试评估与教学实验设计研讨会。这次研讨会,被看做是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开端。

 

此后,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会议召开——

 

1990年12月,省心理学会年会在湖南师范大学召开;1992年7月,省中学生心理教育与主动发展研讨会在岳阳市第一中学召开;同年11月,该会议在长沙市第一中学召开第二次;1993年3月,第三次中学生心理教育与主动发展研讨会召开;同年9月,第四次研讨会召开……

 

可喜的是,各学校并不是坐而论道,而是纷纷在会后采取了相应行动:制定工作计划,进行课题研究,编写教材……

 

这期间,《湖南教育》的两篇长篇报道引发强烈反响。一篇是《一项面向21世纪的教改实验——记常宁县宜阳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篇是《教育: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化——岳阳市一中心理教育扫描》。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看到宜阳小学的经验后,特意给《湖南教育》责任编辑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这封信随后刊载在《人民教育》和《湖南教育》的扉页上。

 

决策层“密集”出台相关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明确方向,作出指导——

 

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998年12月,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这扇窗,为我们打开了通向世界的无限可能。

 

在这一进程中,我们见证了一个个“里程碑事件”: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进课表,专业心理教师站上讲台,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更为重要的,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更加深化,视野更加高远,领域更加广阔,工作也更加规范。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理健康教育30年的历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作为开课时唯一的心理教师,黄月初回忆道:“1988年,我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以教研员的身份进入附中工作。一两年后,又有了兼职心理老师的身份。开设心理课的想法是我提出来的,学校觉得十分有道理,很支持。说实话,刚来学校,只是一个普通老师,一个想法马上就能付诸行动,不能不说附中的氛围非常好。”

 

为了知情意行,黄月初带着学生从学校出发,花3天时间徒步到韶山,只有一台车作为“收容车”跟在队伍后面;他把学生带到湘西自治州凤凰县千工坪乡参加扶贫下乡,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由于山区里水资源匮乏,学生们连续6天无法正常洗澡;他组织学生到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开展冬令营活动……就这样通过综合性的锻炼和渗透式的户外活动,把需要强化的心理品质融入到了学生的成长当中。

 

一批一批的心理教育专业教师在这个大舞台上成长起来。通过实行师徒合同制,2004年来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李志艳拜早期“加盟”的左小青为师,2014年参加工作的袁春龙又拜李志艳为师。现在,李志艳成长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理教研组组长,袁春龙则担任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中心主任。

 

黄月初很早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靠专业老师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需要联动其他老师一起行动。于是,他采用专兼职结合的方式,在班主任中间招募了一批志愿者,很多班主任老师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现在,老师们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各育是交叉重叠、紧密相连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形成思想品德、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塑造美感等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氛围,现代素质教育中,如果缺少心理健康教育,将是一种不健全的教育。

 

现而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由校长谢永红担任组长,学校中层干部与专职心理教师都是核心组员。形成了四大节、四体验、两服务、一学习的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和一室、二组、三途径、六内容的独特模式。四大节即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社团节;四体验即体验军营生活、体验农村生活、体验企业生活、体验社区生活;两服务即校内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一学习即研究性学习。学校拥有心理发展中心和心理备课组、心理教研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和心理辅导,在自我认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情绪情感、休闲偶像五大常规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涯规划板块。

 

风翻白浪花千片。陆续加入探索和实践的学校,则利用“后发优势”大显身手。

 

让家长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力军”,湘潭县云龙实验中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精准把握家长的心理需求,通过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报、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开展“家教征文”、组织心理体验活动等一系列举措,向家长普及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激起家长参与的热情,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融合。

 

还有不少学校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为这艘远航的巨轮安上强劲有力的“发动机”。

 

镜头回到2016年,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通过参加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校园安全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探索》,成立了《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新模式》的课题小组,建立了学校心理教育信息化系统。学校与中南大学博士胡宓合作开发了一套心理量表,并搭建了长沙市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

 

“我们通过让学生登录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测试,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收集数据,我们还会对学生进行后续访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分级。”该校校长叶双秋介绍说,对需要转介的心理异常的学生,由学校心理老师通过平台转交该学生的心理档案,由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辅导、诊断以及转诊就医。通过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动机制,也畅通了学生心理危机和精神疾病诊断、转介、治疗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船到中流浪更急。面对依然存在的诸多“难题”和“拦路虎”,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下好破局开路的先手棋?

 

“对症下药,多元化发展。”彭玮婧给出了答案。

 

她介绍说,为保障全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稳步推进,省教育厅组织了全省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能力竞赛,面向市州教研机构组织开展了“学校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建设培训”,牵头建立了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协同心理教研工作机制,建设了一批区域内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的标杆性学校,发挥专业示范和资源共享作用。

 

让我们把目光瞄向教师,因为,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践行者。

 

“我省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支持不强’等问题,而如何保障充足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迈过的一道门槛。”彭玮婧坦言。

 

值得欣慰的是,省教育厅高位统筹,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纳入了国培、省培和地方培训计划,并依托省教科院心理教育与生涯发展研究中心以及省中小学心理健康与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面向全省中小学一线心理教师开展业务培训和工作研究,致力于培育和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心理教师队伍。

 

各个地方也都在积极探索。“我们通过‘333分层体验式培训’来培养专业化队伍,并组织老师在学校开展普及性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全方位提升。”长沙市岳麓区心理教研员周泉说,该区心理教师按照任职时长分为适应型、探索型、成熟型等三个层次,以同侪体验式、全员体验式、精进体验式等三种教学方法,通过三条实施途径,精准施策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周泉在2006年创建绿色心吧,荣获全国创新案例。2008年她还自费去汶川,开展了半个月的心理援助。通过不断学习,周泉实现了从一名心理教育爱好者到一名专家的突破。

 

一江之隔的长沙市雨花区,又是另一番景象。“3年,32本厚厚的笔记”是区心理教研员吴辉建设心理教育教师队伍所交出的一份答卷。她始终秉承“以课题促进提升,引领队伍建设”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团队建设。在这期间,吴辉和她的团队所做的课题《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使用和管理研究》,被评为长沙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市重点资助课题。

 

长沙市西雅中学专职心理教师王林波也深有体会:“从原来的一个人‘单打独斗’,到加入专业联盟,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专业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做一个有情怀的心理老师。”长沙市岳麓区实验小学心理成长中心副主任肖思明与记者一见面,就表明“心迹”。

 

她说,记得大学时老师说过,要把教育当爱情,把学生当情人。学生时代,身为学生会心育部部长的她筹建了心理辅导室——向日葵心吧,帮助了一个又一个学弟学妹。毕业时,她去岳麓区实验小学参加面试,校长吴静带她参观心理咨询室:一间巨大的教室,满满的都是格子,还有一个箱子,类似超市卖散装米的大米斗。吴静介绍这是沙盘游戏室,但“年少轻狂”的她立马表示了对沙盘游戏室专业配置的看法,还认认真真“点评”了一番,从墙纸颜色到专业设备,从灯光到地板……

△ 长沙市岳麓区实验小学“爱沙游”活动,孩子们专注于创造“自己的世界”

 

“现在想来,这是多么宽宏大量的校长,还能把我留下来,还支持我暑假远赴北京参加沙盘游戏师的培训学习。授课老师是沙盘游戏创始人卡尔夫的弟子芭芭拉·特纳博士和魏广东老师,我真的是如饥如渴地学,整个会场满满当当四五百人,我天天占坐第一排。”肖思明从一个对沙盘游戏情有独钟的“小白”,成为了一个有实战经验的高级沙盘游戏治疗师,沙盘游戏也成了岳麓区实验小学心育的特色。

 

当然,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如何引导学生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是我们要聚焦的另一个话题。

 

省教科院课题组调查数据显示,我省城区与农村学校分别有32.8%和34.5%的学生遇到心理问题自己解决,很少或基本不向任何人求助,学生存在“不敢说”“不想说”“说不出”的心理状况。心理教师反映,往往是心理问题困扰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后,才被班主任或家长带来。

 

作为全国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也是我省最早开展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学之一的长沙市第一中学,在30年的心育实践中打磨出一把打开学生心门的“金钥匙”。学校率先将心育与德育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去丰富德育内容、改善德育方法、拓宽德育途径,构建学校、年级、班级间层层落实,学校、家庭与社会紧密合作的完整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实现“全员育心、全程育心、全面育心”。学校还精心组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系列培训,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把教育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让班主任成为合格的学生心理健康初级辅导员,引领学生自主发展、健康成长。

 

“在长沙市一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不仅是师生,更像是多年的老友。”彭健说,给心中的“男神”“女神”老师取专属“爱称”是学生表达对老师喜爱的一种独特方式,“龙嗲”“震哥”“华姐”……这些亲切的称呼无形之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更愿意向老师倾诉自己的困惑。虽然毕业多年,彭玮婧还记得当时给老师们取的‘爱称’,这让原本枯燥的学习生活变得有趣起来。现在回想,这正是心理教育和德育相结合的独特魅力所在。这段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她的职业规划和生涯发展,也让她坚定地选择成为一名心理教育人。

 

衡东县第一中学专职心理教师黄金也深有同感,“作为一名心理老师,会对学生有不一样的期待,会期待和学生打成一片,会期待和他们朋友似的相处,会期待自己是他们心中的大姐姐。上周心理课,在和同学们分享‘生活中的小确幸’这个话题时,听到了很多不同的属于他们这个年纪的小确幸。有温暖的,有惬意的,也有幽默搞笑的。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个慢慢站起的女同学,她用最小的声音说‘我今天的小确幸,就是可以上心理课’。我恨不得跑下去给她一个拥抱,告诉她‘遇到你们也是我的小确幸’。”

 

岳阳市第一中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老牌名校”。“要建,就建最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长廖炳晔的话掷地有声。2016年,学校建成设备齐全、功能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符合I类标准的心理咨询室和高标准功能室。每年,在新生入学后,学校会举行家长学校开班仪式暨“校长讲堂”。家长学校开班第一课,廖炳晔坚持讲了7年,50多岁的人,连续讲两个晚上,每次站2个多小时。讲座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孩子一起成长”。

 

廖炳晔介绍说,学校西藏部的藏族学生有着好动、活泼、热爱表达以及集体协作的性格特点,所以心理课堂设计更为生动有趣、形式多样。藏族学生远离家乡与亲人,在陌生的环境最需要的就是归属感与关爱:学校让汉藏学生进行手拉手活动;班主任和西藏部老师大年三十陪学生吃年夜饭;西藏部生活老师送生病的学生上医院、全程陪护;心理老师在下班或午休时仍然为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这样,藏族学生在一个全新的环境,收获了充实而有意义的高中生活。

 

“与城区学校不同,在农村学校,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往往需要心理教师更加主动,充当全员角色,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用同伴关系的力量来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中心小学的专职心理教师高思佳谈及心得。

 

在一次“干预害羞”的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活动中,一个性格极为内向的女孩引起了高思佳的注意,在做了十次团体辅导后,这个孩子渐渐打开了封闭的内心世界。然而,第二学期这个女孩却再度进入了高思佳的视线,女孩又变得沉默了,还整天顶着一头假发上学。了解相关情况后,得知是因为术后留下了伤疤害怕被嘲笑,加上有人说假发好看,她就由自卑产生了一种虚荣。高思佳和她进行了多次深入交流,为她建立了自信。随后,配合班上的学生和班主任进行了“鼓励式交流”班会。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女孩脱下了假发,性格变得开朗起来。

 

采访到最后,彭玮婧对记者表示,2020年,省教科院将开拓省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新路径,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行动”为抓手,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研究,推动各级心理教育意识普及,着力提升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大力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育人体系,为每一颗心凝聚起强大的力量。

 

记者:吴秀娟 刘秋泉 唐炜逸

原文刊发于《湖南教育》2020年5月C版

本文图片由各被采访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