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赵优良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2025年第三次研修活动

发布:科研与教师发展处 来源:未知 日期:2025-04-29 人气:
       4月23日长沙市赵优良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2025年第三次研修活动在长郡梅溪湖中学举行。本次活动以“新课标背景下教材拓展性内容的教学研讨”为主题,进行课例展示与研讨。湖南师范大学袁智强教授、长郡梅溪湖中学校长何俊,长郡梅溪湖部分数学老师以及长沙市赵优良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长郡梅溪湖中学数学教研组长刘坤主持。
       何俊校长对各位专家和老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认为长沙市赵优良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一系列有深度的研修活动,切实发挥了专业引领作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优质平台。并预祝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靳清华老师展示了题为《杨辉三角的性质探究》课例。靳老师以 “数学史浸润 + 问题链驱动” 开启对杨辉三角的探究之旅,从 “行与列的数字规律”“斜向斜线的组合意义”“二项式系数的递归关系” 等多视角观察归纳,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 “肩并肩定理”“斜线和公式”,挖掘杨辉三角背后的数学规律。靳老师巧妙将教材课后阅读材料转化为探究性课题,展现了拓展性内容在课堂中的实践价值,让静态的数学知识在思维碰撞中 “活” 起来。田茂清老师以《贝叶斯公式》为主题,结合现实情境与数学建模构建 “生活情境 — 数学建模 — 哲学思考” 的三层课堂架构,培养学生用数学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田老师从经典童话“狼来了”,引导学生用贝叶斯公式量化“狼来了”故事中信任度的变化,将村民的信任度通过贝叶斯公式逐步更新。师生共同探究发现,三次更新后,信任度由初始的90%将为10%,体验了“信用破产”的动态过程,促进学生理解”信任“这一抽象概念背后的数学逻辑,再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贝叶斯公式的应用,并将其迁移到“肺炎检测的误判概率”“通勤路线的迟到预测”等情境中,培养学生对概率推理的直观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贝叶斯公式 “用新证据修正先验概率” 的核心思想方法,体验了数学在风险决策中的应用价值。                                    
       袁智强教授带来《发展教师关注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认知激活为切入点》的专题讲座。袁教授从教师关注能力简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认知激活观察框架以及现场关注认知激活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袁教授提出教师关注是解读教师眼中的课堂的切入点,是聚焦课堂关键事件的立足点,是提升批判性反思能力的着眼点。通过研究教师关注能力,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如何通过他们的专业能力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袁教授的两位研究生示范以认知激活为切入点,利用认知激活观察框架点评本次研修活动中两堂课例。
       工作室首席名师
赵优良对参加本次研修活动的领导、嘉宾及工作室的全体成员表示感谢。赵老师指出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拓展性栏目(“阅读与思考” “数学探究” “信息技术应用”等)是教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价值不仅体现在教学实践层面,而且对数学教学改革具有深远意义。目前工作室中已经有10多位成员对高中教材拓展性栏目进行了研究,希望更多的工作室成员能积极参与研究拓展性栏目,后续的活动也将持续对这个项目进行深入研究,争取早日转化为教学教研成果。
       当教材拓展性内容遇见深度教研,知识的传递便升华为思维的启迪。从杨辉三角的数字密码到贝叶斯公式的现实观照,两堂研讨课不仅展现了数学的理性之美,更彰显了教师在 “用教材教” 而非 “教教材” 中的教学智慧。在专家引领与同伴互助的双重赋能下,这场春日里的教研之约,必将化作滋养数学教育的春雨,催生更多充满生长力的课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