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以文物为“教材”,湖南师大附中七年级学生在湖南博物院探寻湖湘前世今生

发布:管理员 来源:未知 日期:2023-11-23 人气:

       11月23日,湖南师大附中C2306班学生走进湖南博物院,参观“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均为长沙晚报 全媒体记者 邹麟 何文瑞 摄影报道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舒文)历史不再是书本上干巴巴的文字,而是一眼万年的古今邂逅。今天上午,湖南师大附中C2306班将历史课堂搬进了湖南博物院,学生以众多院藏文物为教材,深度学习湖南这本“历史书”。

       寻根湖南邂逅宝物
       虎爪山遗址发现约50万年前的湖南最早人类活动踪迹;道县福岩洞遗址发现距今8-12万年前的具有现代智人特征的古人类牙齿化石;玉蟾岩遗址发现世界最早古栽培稻和原始陶器;澧县城头山城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城”……走进“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展厅,学生们不仅寻到了自己的“根”,更是被这里陈列的一件件古物、宝物背后的故事所打动。
       在“皿而全”铜方罍前,大家驻足围观了许久。这件宝物器盖内壁铸有“皿而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铭文,器身内壁则铸有“皿作父己尊彝”六字铭文。整器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造型庄重高峻,被誉为“方罍之王”,是中国青铜文化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罍是流行于我国商代晚期至春秋中期的大型盛酒器和礼器,大多用青铜铸造。今天,它之所以完整地出现在公众面前,离不开一群湖南人的锲而不舍。
       “‘皿而全’铜方罍是皿姓的家族后人为了祭祀他的祖先做的罍,就地埋藏下来,距今有3000多年了。1919年,被常德桃源县的一名农民发现,并抬回了家。这个消息传到岳阳一位古董商人那里,他来到这个农民的家里,以400大洋买下了器身……”湖南博物院志愿者的深情讲述,吸引着学生们的目光,而接下来的故事更是揪住了大家的心。该志愿者介绍,当时农民的孩子将器盖拿到学校询问校长是否可以售卖时,古董商人已经买走了器身。从此,器盖和器身历经约一个世纪的分离。2014年,湖南有关人士听闻器身要在美国拍卖的消息,便组织各方力量与该器身的继承者洽购,才最终让器盖与器身合体,完罍归湘。
       长沙窑的瓷器也吸引了大家的兴趣。“安史之乱发生后,许多北方人南迁到湖南,这批北方人中的陶瓷工匠为了生存,他们便重操旧业,建立了长沙窑。唐朝是一个非常繁荣发达乃至昌盛的一个朝代,整个社会文风盛行,呈现出开放、自信的风气,窑工们非常聪明,就将民间传颂的朗朗上口的诗歌写在上面,然后去烧制加釉,于是以诗文作为装饰的长沙窑瓷器诞生了。”湖南省博物院志愿者的介绍,让孩子们对长沙窑有了新的认识。
       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路听,一路记……孩子们用他们的认真,回应一个个了不起的历史故事。“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湖南博物院上历史课,这是一堂非常特别的历史课,从志愿者老师的讲解中,我们了解了很多湖南出土的文物,让我们对湖南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作为湖南人我感到很骄傲。”C2306班学生彭皓玥表示。
       作为此次活动的主要策划人,历史老师许萍告诉记者,此次研学活动主要是发挥历史课程与教学的育人优势,通过馆校合作拓宽核心素养的实施途径,增强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在教室,在课本上看到的和他们亲眼来看来听,感受是不一样的。我相信,这堂沉浸式的历史课能够让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课程有机融合,给他们的认同感会更强,也会让他们更加热爱祖国和家乡。”她介绍,本次研学活动用两天的时间分别组织了C2305、2306班两个行政班级的孩子来到博物院上课,“孩子们很兴奋,表示很有收获!”
       C2306班班主任李宇平向记者介绍,湖南师大附中一直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实践,此次学生通过看、听,近距离地接触文物来了解历史,将历史课本用博物馆的实物来替代,更贴近于他们的感受。今后,班级、年级还将在其他科目探索类似的创新课堂。

       据悉,湖南博物院是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湖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寻访湖湘——湘博艺术研学课程”结合院内基本陈列、专题陈列,通过深入开发院藏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教育方式,创建覆盖人群面广、内容结构丰富、渠道多样化的宣传手段,旨在弘扬湖湘人文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从区域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会利用博物馆资源,增长见识、拓宽阅历,增强文化自信,使博物馆成为青少年实现终身教育目标的起点之一。
       原文链接:https://www.icswb.com/h/100104/20231123/841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