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李之透

发布:刘磊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5-13 人气:
    李之透先生幼名保南,又作宝兰,曾改名饱难。1907年农历四月三十日出生,1986年6月26日病逝,湖南常宁县江河乡人。他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其事迹被收入1992年编辑出版的《长沙教育志》“人物传略”栏目,与杨昌济、徐特立、王季范等同时列入,是长沙地区从1840年以来150年间的77位教育名人之一。政协常宁县委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亦于1990年8月编印有《教育家李之透纪念集》问世。   
 
改名“饱难”的由来
 
    之透先生的父亲李际虞为常宁著名中医,通经史,有悬壶济世之心,在当地颇有声望。
    他自幼随父读书,后人私塾,喜做诗文。1924年至1926年,先后在长沙兑泽、岳云、修业等中学毕业,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追求进步。1927年4至5月国共合作时期,人国民党湖南省党校学习,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投身革命。同年9月人武昌中山大学中文系预科学习,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学生和工人运动。因参与支援震寰、裕华纱厂的罢工斗争,于1928年1月被捕入狱。在关押审讯的四个月中,屡遭严刑拷打,但守口如瓶,始终没有暴露身份,国民党武汉警备司令部军法处仍以“盲从附和”的罪名,判处他有期徒刑一年。他在狱中曾勇敢机智地与狱友共同开展对敌斗争。1929年4月刑满出狱后,与共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只得回家乡常宁蓬洲小学教书,改名为“饱难”,表示不忘饱受牢狱生活之苦难,矢志革命到底。
    抗日战争时期,之透先生积极投入爱国学生运动,撰写发表抗日文章和参加查禁、焚毁日货等反日斗争;还担任过常宁县组训民众总部指导员,从事唤醒民众、训练民众的抗日救亡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他坚持抵制反动当局对学校的控制,拒绝加入国民党,使广益中学始终未建立国民党基层组织。他热情支持反内战、争民主的革命学生运动,保护和支持学校的地下党员学生张维寰等的革命活动。1948年,他动员教师参加“长沙市中学教师联谊会”。1949年,他支持学校地下党支部的邹晋魁等发动和组织师生“护校迎解”,8月1日率先在长沙市各界《为拥护当局主张避免战祸呼吁和平宣言》上签字,参与推动长沙的和平解放。解放后,他曾先后被选为长沙市和湖南省的第一届和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湖南省首届教育工会委员,政协长沙市第一、二、三届委员和常务委员,1956年加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后被选为长沙委员会常委;他曾送两个儿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切都说明他一生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
 
回母校教书任校长
 
    1930年秋,李饱难来到长沙,考入湖南私立广益中学(今湖南师大附中)高中第一班,改名李之透,时年23岁,是全班50余人中年龄最大的。他在校勤学守规,毕业成绩平均78.3分,国文、史、地优秀。1933年夏考入湖南大学中国文学系,兼攻先秦文学及现代文学,受到多位知名教授的器重。他同时继续参加革命活动,在“一二·九”运动中,曾在全校学生大会上慷慨陈词,痛斥投降派,力倡示威游行。他参与主持湖大进步文艺团体赫曦文艺社的工作,大力倡导新文化研究,先后在长沙《力报》、《铮报》、《晨风日报》及《邵阳力报》等报刊上主编赫曦文艺期刊55期,被人誉为“麓山才子”,颇有影响。
    1937年夏,李之透大学毕业后,曾利用假期赴南京梅园新村寻找党组织未果,便应聘回母校广益中学担任国文教员,此后他即以教育事业终其一生。抗日战争爆发后,长沙城屡遭敌机轰炸,人心惶惶。1938年秋,湖南省政府下令市内各中学疏散离城,广益中学迁至望城县的沱市。不久,日寇进犯湘北,岳阳沦陷,长沙告急,沱市与长沙城近在咫尺,学校被迫提前放寒假,动员学生回家。当时,李之透老师回到了老家常宁,意欲协助母校南迁常宁,便向客居常宁的学校董事长黄士衡先生反映。黄董事长认为常宁僻处湘南,数十年无兵祸,又有河流通湘江,转运方便,甚为合适。在黄的授意下,李老师利用当地多种关系,觅得了柏坊乡大坪(有人叫太坪)的尹祠、李祠、义塾及民房培荫园等处,可做临时校舍,便将情况函告学校。学校随即派事务主任前往察看后,承当地教育界人士尹镇湘的大力协助,得到了尹、李两大家族头面人物的支持,签订了租约。1939年农历正月初三日,校长曹孟其召开董事会议,讨论再次迁校事宜,大家一致认为“为图学校之生存,并负战时教育之使命,不能不全力以赴”,决定学校迁常宁。经过精心筹划,克服种种困难,通过水路,将全部校具、图书仪器及购买的稻谷(8000斤)、煤油(数百斤)等运到常宁。当年上期,学校有高、初中13个班,学生600多人、教职员43人。李之透老师在母校南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学校暂时安定下来以后,李之透于1940至1943年,先后应聘到衡山岳云、新宁楚南和武冈国立十一中等中学任教。当时广益中学的校长曹孟其因在长沙经营湖南省孤儿院,每个学期只在开学时到校一次,讨论决定学校重大事宜,日常工作先后由秘书(实为代理校长)王季范先生和喻子贤老师主持。到1943年时,喻老师已年近六旬,人老力衰,校董会便应他的要求,请李之透校友回校主持校务。于是李之透于1944年初从武冈回到母校,担任教导主任兼教国文,同年下期担任代理校长,全面主持校务。1950年1月,曹校长病故,李继任校长。此后,1951年学校首批由人民政府接管改为湖南省立广益中学,  1952年改名湖南省长沙市第四中学,1955年1月又改为湖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他都担任校长,是解放后省内原中学校长中长期继任者的少数几人之一。直到1956年10月调到湖南师院中文系任教止,主持学。校工作13年,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三个时期,私立广益、公立广益、四中和师院附中四个阶段,使学校得到维持、巩固和发展。先后培养出高、初中毕业约2000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分别达到90%和70.80%,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硝烟中坚持办学
 
    李之透主持广益中学期间,成绩显著。抗日战争后期临危受命,艰苦撑持,使学校得以维持下来。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千方百计筹款和发动师生在废墟上修复和扩建校舍,复员长沙,并苦心经营,使学校逐步得到巩固。解放后,学校被人民政府接管,焕然一新,不断有所发展。1952年,按照学校规模、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和学生成绩等方面的评比,该校排在湖南省立一中,长郡中学和明德中学的后面改为第四中学。后来该校被湖南师范学院选为教育实习和教育科研基地,改为湖南师院附属中学。这些都说明了广益中学的办学成绩和在省会公私立中学中的地位,而最令人难忘和称赞不已的,莫过于在硝烟中坚持办学。
    19441年日寇为打通湘桂交通线,大举南侵,5月长沙失守,6月衡阳被围,日寇窜入距学校仅30多里的地方。李之透与同事商定,学校提前考试放假,附近和外地有家可归的学生暂时疏散回家或投亲靠友。有160多名家住敌占区的湘北学生成了无家可归的“难  民”,加上教师共200人。为保学校之生存和师生之安全,李之透代理校长带领他们肩负简单行李、书籍、米粮,步行70多里来到庄泉,在当地租得刘家祠堂为校舍,教师借住附近农民家中,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学。但由于学生已断绝经济来源,所带粮食所剩无几,一度靠吃稀饭、喝盐水度日。学校无钱购粮,面临断炊,李代理校长率师生代表赴宁远找当时南迁的省教育厅救济,也无粮可拨。面临绝境,他拍着胸脯向学生说:“只要我李之透还有一口饭吃,就决不会让同学挨饿。”于是毅然以家产作抵押,向当地人士和乡公所借谷200余担,又托人向县政府借谷100担,以维持学生的口粮。同年8月底,衡阳失守,常宁告急,李代理校长四处奔走联系,将一部分年龄较大,能力较强的学生介绍到抗日后方的各机关、小学服务,组织60余名年龄和身体都合格的学生到广东坪石第九战区的学生教导总队受训。剩下20多名年龄较小的学生,由他带领长途跋涉6天逃难到了宁远县城,请求省教育厅收容,但无结果。宁远无法立足,又只得率领学生走80余里崎岖山路逃到蓝山县,找到了离县城20多里的所城作为校址,仍租祠堂和民房做校舍,教职员也陆续从常宁到来,于是又竖起湖南私立广益中学的校牌,号召学生复学,进行秋季招生,100多名学生在比常宁困难得多的条件下坚持学习。第二年春,在当地名人钟伯毅的支持下,该校迁到离县城仅两里路的高阳,借钟家祠堂为校舍,学生增加到460多人,有高、初中共11个班,校誉日隆。同年4月12日,在蓝山举行了校庆40周年纪念大会,省政府以“广益中学能在战火中坚持办学,实属难能可贵”,发给奖金50万元。一时,在湘南偏远山区的广益中学名传三湘,秋季入学者达830余人,弦歌不绝。
    国难深沉,颠沛流离,李之透代理校长,不辱使命,坚忍不拔,殚精竭虑,艰苦备尝,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使一所濒临倒闭的私立中学起死回生,并出现生机勃勃的气象,同样“实属难能可贵”。
 (转载湖南省文史研究室2008年第3期《文史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