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看望杰出校友、新晋院士刘少军

发布:焦畅 来源:校友会 日期:2020-10-14 人气:
      1月13日上午,校长谢永红、党委书记黄月初、副校长陈迪勋带领师生代表前往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看望我校杰出校友刘少军,祝贺他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生命科学学院会议室,谢永红代表学校向刘少军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表示诚挚祝贺,他表示,这既是刘少军院士个人的荣誉,也是母校的荣耀,更是对母校师生及广大校友莫大的鼓舞。他希望刘少军院士为母校的建设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给予更多的关注、指导和支持。
      刘少军校友深情地回忆了在附中的求学时光,感恩母校和老师对他的教育和培养。他表示,今后将继续努力工作,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出更多贡献,为母校增光添彩。同时他还表示,他所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将为母校师生参观和学习提供便利。

谢永红、黄月初代表学校向刘少军院士献花并合影留念。
刘少军院士接受附中学生记者的采访。

    刘少军:“科研渔夫”的附中情
     学生记者:李诗绪 谢 赫 
    “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事情也就变多了。但我的目标没有变,就是保持恒心,带领团队为国家在鱼类研究方面做贡献。”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如是说道。在鱼类研究这条路上,他和他的团队已经默默努力了数十载,正如他自己所言,他就是一位“Fish Farmer”,这一生最大的追求就是能让大家吃上好鱼,吃放心鱼。

     附中情
     近日,在湖南师大附中校长谢永红,党委书记黄月初的带领下,十余名教师及学生代表前往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看望刘少军校友。在与校长的交流过程中,刘少军谈到:“我高中时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兴趣多,我觉得成绩不是最重要的,高中生要发展自己的兴趣,之后发展得更好的其实也可能是高中时成绩不那么突出的人。”他强调,做事首先要做人。当一个人的品行端正、思想严明,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青少年也应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明确人生发展方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投身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多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未来取得长足的发展。
     他们还就中学生的创新培养进行深入交流,肯定了对中学生创新培养的重要性。“我觉得现在咱们最缺乏的就是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如何通过教育让更多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如何激发学生们创新的梦想和激情,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的挑战。”谢永红校长如是说道。刘少军指出,湖南师范大学作为附中的直系高校,是一个极佳的资源平台,应该为附中学子提供更多更广阔的机会和平台。在刘少军的话语间,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母校浓浓的深情,对附中学子们殷切的希冀。

      科研心
      刘少军走上鱼类研究这条道路,受父亲刘筠院士的影响很大,刘筠长期致力于鱼类及水生经济动物的繁殖生理研究,他最早取得了草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解决了产量的问题,正如水产行业里流传的一句话:“刘筠院士,让中国人的餐桌上多了一条鱼。”
       在刘少军的印象里,父亲爱鱼,所以哥哥姐姐的名字里都有鱼的学名,这一方面体现了父亲对自己事业的如痴如醉,另一方面也对年少的刘少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名字里不再有鱼的学名,但刘少军却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继续从事鱼类研究,在鱼类远缘杂交领域做出了突出成绩。
      “我觉得父亲身上最值得我学习的的品质就是执着,面对难题,他会不断探索,不解决问题绝不罢休。我还记得他经常大年三十,初一都呆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我觉得我比不上我父亲,父亲是我永远的榜样。”刘少军这样评价父亲。
       对于自己正在进行的鱼类远缘杂交实验,刘少军告诉我们,远缘杂交和近缘杂交规律是不一样的。“这是全新的探索,是基于大量实验基础得出的规律,但这还不是全部,我们还会继续探索。”

        “研究在摸索阶段会有许多困难,但这都是成功必须经历的。凡事都会遇到困难,但做科研就一定需要十年磨一剑,心平气和、不怕困难才能出成果。研究鱼类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习惯。”正是有这样明确高远的追求和执着肯干的恒心,刘少军才能站在中国鱼类远缘杂交研究领域的最前沿,才能做出伟大的科研成果,才能做一位有人情味、散发着“附中魅力”的“科研渔夫”。

                   来源:湖南师大附中校友会、校团委    撰 稿:李诗绪、谢 赫    审 稿:李钊      摄 影 & 编 辑:苏晓玲、焦畅     审 核:陈迪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