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商领袖禹之谟烈士:最喜欢读王船山著作

发布:管理员 来源:校友会 日期:2022-09-22 人气:
       谈到中国近现代史,不得不惊叹湖南人的大气魄!杨度说:“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岳阳楼记》里面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麓书院门口的“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也让湖南人自豪不已!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说:“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
        自鸦片战争以来,湖南人崛起,走在时代的前列,以王船山的名义领导中国的现代化,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近百年来,研究湖湘文化的学者,如陈独秀、钱基博、李肖聃、谭其骧等人,讨论湖湘文化为什么这么红火时,受传统思维的局限,忽视了“黄金”的作用。没有足够的“黄金”,哪里有这个基础去干事业?因此,我们必须关注湘商文化对湖湘文化的贡献。
       郭嵩焘推崇王船山,于修建思贤讲舍一事,得到了湘商领袖朱昌琳的帮助。朱昌琳、龙璋这两大湘商领袖都参与过郭嵩焘祭祀王船山的活动。朱昌琳是朱镕基的伯曾祖父。今日不谈朱昌琳、龙璋,特地谈谈湘商领袖禹之谟。
研究湘商文化史,不得不提到禹之谟。而谈到禹之谟,必须提及他一辈子最喜欢读王船山的书。这一点,是有历史记载的,如曹孟其《禹之谟传》、姚渔湘《禹之谟传》、冯自由《丙午靖州禹之谟之狱》、盛楙等《学生祭禹烈士文》等。
禹之谟,同治五年(1866)出生,字稽亭,湖南湘乡(今属双峰)人。他少小从文习武,有侠客之行。他工书法、篆刻,又能作诗文,还精通历算,不屑于科举。论个人修身,他有理学家的气质,对自己要求严格,有嫉恶如仇。甲午战争时,他十分愤慨,投笔从戎。后来,他放弃军功,回到家乡,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1900年,他参加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失败后留学日本,学习纺织工艺和应用化学。
      1902年,禹之谟从日本购买回一批机械,在安徽安庆设立阜湘织布厂。1903年迁往湖南湘潭,曰湘利黔织布厂。1904年,迁至长沙,并扩大规模,附设工艺传习所,即湖南工业学堂。禹之谟与工人同吃同住,亲自传授工人技艺。其后,又创办惟一学堂(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湘乡驻省中学(今湘乡一中)、邵阳中学堂、永州中学堂、衡州中学堂等。

湖南师大附中图书馆前坪的禹之谟烈士雕像
        在当时,湖南机器纺织,从禹之谟开始。常德、湘乡、宁乡、衡山等地的纺织业,皆从禹之谟处学习技艺。2003年出版的《湘潭经济史略》一书中说:“湘潭近代棉纺织工业因近代民主革命斗士、湘乡留日学者禹之谟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湘潭县城创办湘利黔织布局而开始起步。”《湖南省志》第一卷记载:“禹之谟在1903年创立湘潭毛巾厂,是为湖南近代机织业的开端。”禹之谟可谓是湖南轻工业的领袖人物。鉴于禹之谟精诚爱国,敢于任事,有威望和才能,深得各界群众的拥戴。禹之谟被推举为湖南商会会董、湖南教育会会长、湖南学生自治会干事长。
       1904年至1906年间,为反对美帝国主义攫取中国铁路建筑权,湖南掀起粤汉铁路废约自办运动。禹之谟领导组织省工商各界,集资百余万,收回了路权。1905年,上海通电全国以抵制美货,湖南立即响应。湖南最早投入运动的是禹之谟领导的湖南工业学堂的教职员与学生,他带领青年学生参加了在长沙召开的“湖南全省绅商抵制美货禁约会”。这短短几年之中,禹之谟组织了一系列的维护权利运动。由此,禹之谟成为了当然的领袖人物。
        十分不幸,当时的腐朽无能、极为反动的清政府倾向于走官办商业的道路,而对于民营经济采取抑制的办法。禹之谟这么一位有影响力的商界、教育界、学界领袖人物,出头与官府斗争以维护权利,自然成为了官府的眼中钉。因为禹之谟资助了黄兴的华兴会、同盟会,并担任湖南同盟会会长;又组织了陈天华、姚宏业归葬岳麓山之事,数万学生送葬;又痛惩善化学务处总监、学界败类俞诰庆嫖妓行为等,1906年6月,禹之谟暑假返回湘乡县衙门请命,反对加收盐税、克扣教育经费,结果回到长沙后被湖南巡抚庞鸿书“哄堂塞署、图谋不轨”罪名下令逮捕,1907年被绞杀于湘西靖州。在监狱里,他留下了《告在世同胞遗书》,大声呼吁:“同胞!同胞!其善为死所,宁可牛马其身而死,甚毋奴隶其身而生!前途莽莽……我同胞其图之。困心衡虑,终必底于成也!”禹之谟就义前高呼:“禹之谟为救中国而死,为救四万万人而死,继我志者自有人!”1912年,依据黄兴的提议,孙中山追赠禹之谟为陆军左将军,公葬于岳麓山,黄兴、谭延闿参与公祭。
 
       回望历史,观照这位王船山高等粉丝、湘商领袖禹之谟,他文武双全,一身侠义与刚健之气,爱国爱湖南,办企业、办学,以实业、教育救国,在推翻反动、腐朽的清王朝的过程之中,以身殉国,虽死犹生,其灵魂不朽!其精神浩湛!
     录禹之谟语录数则如下:
     第一则:舍命去干,决无不成之理。
     第二则:望好处想,便向好处走,决无不好之理。
     第三则:希望者,失意人之第二灵魂也。有希望,则可转失意为得意。有希望,则虽失意亦得意;希望愈远愈大者,无入而不自得也。
     第四则: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
     第五则:勿以知而自足,宜应用之;勿以欲而自足,宜实行之。此乃驱吾人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金石言也。唯此一步,实人之所以为人也。
   (作者:黄守愚  ,一审:焦畅, 二审:谭伟, 终审:陈迪勋)
学校创始人简介:
         
       禹之谟(1866—1907),字稽亭,湖南省双峰县人,我国民主革命先驱。1894年随湘军参加中日甲午战争,战后去上海研习矿学。1900年在汉口参加自立军活动,事败东渡日本,学习纺织工艺。1902年回国,在湘潭创办毛巾厂,次年迁长沙,并附设工艺传习所。1904年加入华兴会。1905年4月12日在长沙创办惟一学堂,旨在造就革命人才,推翻清朝统治,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保种存国”。 1906年4月加入同盟会后,受黄兴委托成立中国同盟会湖南分会,并被推为首任会长。5月,发动长沙学生万余人公葬陈天华、姚宏业二烈士于岳麓山,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称赞此举为“惊天动地可纪的一桩事”。他还曾反对英人要索、抵制美货、电阻割闽换辽、争取奥汉铁路改归商办等,为清廷所不容。同年8月10日,清廷借口湘乡盐案逮捕入狱,他受尽酷刑,宁死不屈。1907年2月6日,被绞杀于靖州西门外,年仅41岁。留有狱中遗书云:“……身虽禁于囹圄,而志自若,躯壳死耳,我志长存,……宁可牛马其身而死,甚毋奴隶其心而生,……”辛亥革命成功后,临时大总统孙文追赠他为陆军左将军。1912年公葬于岳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