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省城里下来了好老师,老区孩子们乐了

发布:管理员 来源:党委办公室 日期:2020-01-03 人气:
长沙晚报全媒体特派记者 舒文 通讯员 苏晓玲

  12月23日晚,陈欣(化名)身穿银色晚礼服,头戴小皇冠,自信从容地从幕后走到台前,担纲学校的艺术节主持人。舞台上,她出色的表现,让她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这,要是放在两年前,她想都不敢想,毕竟对于一个曾经的“问题学生”来说有些不可思议。对于这一切,陈欣说是多亏了马正扬老师。

  马正扬,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讲师、湖南师大附中语文骨干教师。去年8月,他拖着病躯主动请缨前往革命老区耒阳支教。一年支教期满后,他又申请延期了一年。支教至今的这一年半时间里,他与其他来自湖南师大附中的支教老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朝着促进长沙与耒阳两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不断奋进,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找到人生出彩的机会。

  “门里门外”都是他们的学生

  “他为什么要去支教?他为当地的孩子又做了什么……”一个个疑问在记者的脑海中闪现,为了寻找答案,前不久,记者专程来到耒阳。

  耒阳,是湘南一个有着147万人口的县级市,公办教育资源相对短缺。近年来,湖南师大附中每年都会选派骨干教师前往支教。去年夏天,语文组援耒的教师返回长沙,马正扬就自告奋勇补上了这个缺。

  作出支教的决定并不容易。作为家里的独子,对上,年老的母亲和90岁的外婆需要他照顾;对下,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他陪伴和教育。更现实的是,他长期以来备受遗传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困扰,当他将支教的想法与主治医生分享时,医生再三劝阻。

  “其实,当时我的内心也有过一番挣扎。”最终让马正扬打消顾虑的,是长沙教育人一直以来的社会责任担当以及对农村教育的“憧憬”。“湖南师大附中的校训是‘公勤仁勇’,它应该成为附中老师事业追求的座右铭。学校黄月初书记、彭荣宏书记先后援疆,在当地一呆就是三年,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次,我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湖南师大附中工作,可以说教的都是全省最优秀的中学生,因此,我也渴望到薄弱的学校去了解那里真实的教育生态,为那里的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2018年8月,马正扬与其他7位湖南师大附中骨干老师组成新一届“援耒团”,朝湘南出发。离开就像跨过一道门,门外是盼望着省城好老师到来的“别人家的孩子”,门内是同样需要他们的湖南师大附中本部学子。但在马正扬和其他支教老师看来,教育应该是无边界的,尤其是站在湖南省教育发展的宏观层面来看,“门里门外”都是他们的学生。

  蹲下身子唤醒和鼓励迷途学子

  回忆起一年半来的支教经验,马正扬说,虽苦犹甜。

  湖南师大附中耒阳分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校的许多学生都是留守孩子,他们学习底子薄弱、行为习惯较差,对马正扬和其他支教老师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如果还照搬培养拔尖学生的方法来培养这些孩子,显然是行不通的。”在面对耒阳分校的具体教育问题时,马正扬反复思考了什么才是好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在于‘人’,教育不光是传授本领,还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厘清了关系,抓住了本质,马正扬以因材施教为突破口,围绕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生涯规划三大方面“对症下药”,与此同时,降低教学难度,抓好课堂管理,积极搭建活动平台,让学生多方面展示才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重塑自信。

  采访当晚,正值马正扬所管理的高二年级举行艺术节文艺展演。临近活动开始,他一一确认各个工作环节是否到位。“四大节是湖南师大附中本部的传统活动,艺术节就是其中之一。我希望以我们为桥梁,将附中本部优秀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传播到耒阳分校,并辐射开来。”

  当晚,学生们三个多小时的精彩表演,让所有人都意犹未尽。“长这么大,从未享受过如此高规格的待遇。”回忆起当天的主持经历,陈欣难掩激动。她告诉记者,她在家里排行老二,因为夹在中间,让她误以为家人不够重视她,导致了她的叛逆,去年暑假她甚至萌发了辍学的念头。然而,自从今年8月马正扬接手了她所在的年级,一切有了新的开始。“马老师信任我们,并且常常鼓励我们,要让我们‘度过应有的高中生活’。”陈欣说,今年开学马正扬改组了原有的年级学生会,当她竞聘高二年级学生会主席时,马正扬不仅不计较她的“前科”,还夸她具有一名优秀学生干部的潜质,而这份信任和认可也成为了她人生的一大转折点。

  为了当好学生会主席,陈欣以身作则,认真学习,慢慢地,她从学生会工作中获得了认同感、价值感与成就感,让她越来越明晰地规划着自己的未来发展道路,而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了她的梦想。

  像陈欣一样逆袭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如当晚的艺术节主题一样,正“破茧成蝶逐梦而飞”。

  要把才能和经验留在耒阳

  作为高二年级主任,马正扬除了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还需要带教师团队,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

  早上6时多起床,7时20分,他会准时出现在高二年级所在教学楼,巡查学生早读情况。匆忙吃过早餐,语文课开始了。在高1807班的课堂上,他以李白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内容为核心,巧妙链接了文学、历史、地理、旅游等多个知识点,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短短40分钟,他的大语文教学理念、轻松幽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心快乐地学习。

  精彩的课堂吸引了同为高二语文老师的黄艳前来学习,她一边认真地听马正扬讲课,一边仔细地在听课本上作着记录。黄艳是去年夏天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也是马正扬在学校手把手带了一年半的徒弟,回顾拜师过程,她和同门师姐感触颇深。

  去年4月20日,曾丽和小伙伴们结伴去湖南师大附中本部观摩学习,正巧听了马正扬的语文课。“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他们的思维更是被老师巧妙地最大化激活……”能与马老师共事,成为曾丽当时最大的心愿。

  2018年8月底,曾丽的这一愿望竟然实现。当时,马正扬与其他几位师大附中骨干教师来耒阳分校支教,令她兴奋不已。为了捕捉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开学第一节课,曾丽就偷偷溜到马正扬的课堂中。之后,曾丽和黄艳多次上门拜师,经学校牵线搭桥,最终成就了他们的师徒之缘。

  正式结为师徒后,马正扬对两个徒弟可谓毫无保留。在他高标准的带领下,工作才两年的曾丽脱颖而出,一年内先后两次代表耒阳市参加衡阳市的教学大赛,且都获得了一等奖,也成为耒阳分校建校五年来第一位在市级赛课中获奖的教师。而黄艳成为了学校最年轻的优秀班主任,并且在全校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上捧回了第一名。

  今年6月,眼看马正扬的支教期即将结束,尽管曾丽和黄艳都舍不得师父走,但她们不约而同地作出了一个决定:劝马老师回长沙。“他的身体状况不好,支教期间,回长沙看了好几次病。”然而,对于马正扬来说,和自己的身体相比,当地的教育发展、学校教师的培养和学生的成长同样让他牵挂。为了把耒阳的这两位徒弟带出师,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他在身体很不佳的状况下,又主动申请延期一年。

  “一名老师再厉害,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如何把自己教育教学的才能、理念和经验留下来呢?在我看来,不但要输血,更要造血。只有通过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教师,才能实实在在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师大附中培养、锻炼了我们,作为省城百年名校中的一分子,理所当然要肩负起这样的使命!”马正扬的话也道出了所有前来耒阳支教的湖南师大附中本部教师的心声。这群可爱的“石榴籽”们,正积极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为促进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贡献出力量。

原文链接:https://www.icswb.com/newspaper_article-detail-1724720.html?from=timeline